技术支持:致趣科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宜昌市第一中学 站长:XZY 校长信箱:ycyz0001@yeah.net 书记信箱:50411699@qq.com
鄂ICP备11018617号-1
2017-04-29 20:24:01
4月22日,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们,都无比期待着“学工学农”社会实践这一天。这次实践活动的地点是“土城乡石林山庄”。 4月22日,我一早就来到了学校,在班主任的协调指挥下,于早上9点准时向目的地出发。
一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无比轻松,在车上,孩子们有的唱歌、有的说笑话,笑语一阵又一阵,我们也被孩子们感染了,好像回到了青葱岁月。经过一个多小时行驶,终于到达目的地--石林山庄。孩子们丝毫没有感觉到旅途中的劳累,马上投入到活动中去。
走进茶园,茶叶嫩绿,犹如绿色的海洋。在石林山庄经理的介绍下,同学们知道了应该遵循“两叶一尖”或“一叶一尖”的采法,随即分成8组,每组8人进行比赛。同学们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来回穿梭于茶园中,个个兴致高昂的采摘。有的孩子们拍照留念,有的同学还唱起宜昌当地的民歌《六碗茶》。最后经过采茶、称茶、记录、交茶,在欢快的忙碌中,这些在世纪之交出生、在优越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们,也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生活的不易。
绳鼓击球和转转接力,小游戏大智慧,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知道如何合作、如何合作更有效,颠鼓是需要孩子们贡献自己合适的力量方能把项目作的很完美。这不但需要懂得合作,更需要一些默契。
爬山,孩子们在班主任的熊老师的带领下出发了。同学们都憋足了劲向上爬,谁也不肯落后,渐渐地孩子们的气息变得粗重,额头上显出汗水,速度也慢了下来,但是孩子们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前行,大约半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回到大本营--石林山庄。
一天的体验中,这边孩子们欢乐地务农、游戏,享受集体生活,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那边家长们也作起了游戏,与孩子们一起享受着快乐。这次学工学农活动对于大部分孩子们来说,也许是第一次走入学农基地, 心中一定充满了兴奋与喜悦, 对学农生活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憧憬。学农的生活虽然有些艰苦,但是孩子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面对挑战,以坚定的信念战胜自我。班上有几个同学带病坚持参加,像刘瞻洋同学,在学农期间一直在发烧,但是在学农的活动中仍然能看到她的身影,没有一句叫苦和埋怨,反而成为组长带领大家共同努力。像向蹇同学,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劳动,但是他仍然来到活动现场,他没有放弃,即使实在不能参加劳动了,也在一旁见习。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有以下几点感想:第一、可以提高孩子的吃苦意识。“每个学生都参加田间采茶劳动,都有劳动成果”,在货真价实的农业生 产、农活训练、农村体验中,让娇嫩皮肤和笨重的农活紧密连接,虽然只有一天时间,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意识增强了很多。 第二、可以增强孩子的节俭和珍惜意识。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农活动,孩子终于知道了,每一颗粮食都蕴藏着艰苦劳作,经历了漫长的生产周期,更包含着农民的智慧。所谓的“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就是真实的劳动场景的描述。知道了每一份物质的来之不易,就会生出物质敬畏感、节俭认同感。主动摆脱大手大脚、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做法。学会善待和珍惜周围的一切,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第三、可以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通过见证农作物生产和生长过程,见证了生命的拔节过程,孩子终于懂得了,最甜蜜的、最幸福的成果,是双手干出来的,是汗水浇灌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等出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自己的成果必须自己创造。引领更多未成年人,走出空想幻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等物质主义思维,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社会创富、生产实践中。让脚踏实地的劳动意识,扎根内心。第四、通过拓展游戏,让孩子们懂得在一个组织或部门之中,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强与他人的合作,首要有责任心,要有意志力,而且,还要有着对于自身团队的荣誉感,使命感。
活动在学校老师和家委会的精心组织下,取得了圆满成功,让孩子们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把学习地点从教室搬到了大自然中,让孩子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让学习的空间更大,陶行知说“教育及生活”真是道出了教育的本质,今天孩子们的这一天的学习,是在生活中不知不觉成长了。同时也加深了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交流,这种实践性的活动办得很有意义,为孩子们今后走入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石,希望以后多办些此类的活动,也希望有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让“家校共育”成为真实的存在,而不是一句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