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一中

阳光德育
首页 >> 青春墨池 >> 阳光德育

宜昌一中学子“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20-09-03 15:41:31

为落实宜昌市教育局关于高一高二返校复课“开学第一课”相关要求,面向学生上好爱国主义教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公共卫生知识普及课,重点上好“人生成长大课”,我校三个年级于7月9日组织学生观看学习,并撰写观看心得。

少年强则国强

鲁迅先生曾言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疾病,让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却,在这场与病魔的斗争中,无数人为我们冲锋陷阵,展现了他们作为中国脊梁的担当,最好地实践了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今天,抗疫已经取得初步胜利,我们如愿回到校园,一起来上开学第一课。有人说,他们是逆行的英雄,是寒冬中为众人抱薪的人,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毛青主任自己却说:”我不认为是逆行,我更觉得是一种冲锋。”这体现了无数像毛青主任一样为民请命的医务工作人员的担当,他们用担当和智慧诠释了时代精神,而这正是我们作为青少年如今要学习的精神。梁启超先生百年前曾感慨:“少年强则国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21世纪中国少年的担当,最终仍然应该落脚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同每一位抗疫中的英雄那样,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在时代的洪流中,乘风破浪,成为未来中国的脊梁。

——1902 黄瑞琦


齐心协力,天灾无惧

“人心齐,泰山移”——自古以来,团结就是人们所崇尚的品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更是加深了我对团结的向往。

六个月,由爆发到逐渐清零,是奇迹也是必然。节目组请来的医疗队队员,向我们讲述了这段荡气回肠的故事。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医护人员手拉手,肩并肩,共同为我们筑起一道生命的长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上海、河北、江苏、广东等地的医疗队,自疫情之初便奔赴前线,与湖北人民一道战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各地纷纷向疫区捐赠抗疫物资,满载着关怀的车厢疾驰向武汉。在这场斗争中,中华儿女展现出的团结精神可歌可泣。团结协作,守望互助,强敌也只能退散。

身为中学生的我们,更需要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时代的接力棒将由我们接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全球化的浪潮向我们袭来,唯有万众一心,拧成一股绳,才能像战胜疫情一样攻克一道道难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迎来中国的美好明天!

——1918胡宗索赜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本次开学第一课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围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再现疫情期间抗疫工作者们的努力和感动事迹,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正如张伯礼校长所说,“我们中华民族是英雄的民族,它是在磨难中成长起来的。”2020年疫情突袭,中华民族在斗争中淬炼,在磨砺中升华,培厚了精神土壤。钟南山院士、陈薇院士、从方舱医院医护人员昼夜不休的付出,到为疫苗研制付出的不断努力、北斗导航的数字化抗疫......展现出的是担当、是团结、是大爱,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我们致敬每一位抗疫英雄,致敬所有为我们安全生活、并且有幸在今天观看完这一课的工作者。同时,我们也当明白,最好的致敬,是成为像他们一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最好的学习,是在生活中践行。“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当积极向上、力担重任,正视并肩负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扬起信念风帆,勇立时代潮头。用新时代青年精神照亮追梦征程,以青春作赋,立远大志向,展时代风采。

——1902秦朗

 

以科学之笔书就史话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蝉鸣蛙噪中,又是一年开学季。

终于又回到熟悉的校园,每一位学生仍风华正茂、笑靥粲然,每每提起这种久违的亲切温馨之感,总不免会想起庚子年初那场全民参与的战役。

虽然疫情令人可怖,但我们中国表现优异、成绩斐然,每一位中国人都为之动容、为之骄傲。中国能够战胜疫情,很重要的因素是当今中国强悍的科学技术。疫情来袭,用核酸检测的技术进行判断;为了治疗新冠肺炎,有呼吸机等有效的医疗设施;中国凭借强大的基建能力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大数据的应用,让防疫工作更加便捷精准有效;中国的科学家团队率先研制出疫苗并开展临床试验,领先全球……在危难时刻,科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中国正是用好了科学,才挺过了艰难的岁月。

其实,当今的中国科技正在蓬勃发展。北斗导航系统一跃比肩GPS、5G技术领先世界、人工智能走进千万家……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都在蓬勃的发展,不仅达到了高水准,更是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让人们切身体验到科学带来的好处。

然而,任何成就都是来之不易的。中国自古以来就多灾多难,但中国人总是凭借骨子里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劲头,跨过了一道又一道的沟坎。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我们中华民族是英雄的民族,它是在磨难中成长起来的。”的确,没有那些英雄,中国就不会走到今天,走向复兴,中国的科技也不会发展得如此之迅速,此次疫情也不会取得胜利。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提升社会责任感,发展中国科学技术,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正青春,正热血,我们应当认清担当,认真学习,努力拼搏,不断进步,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积极投身于科技事业,为中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自己成长,助国家富强!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对未来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给现在。奋斗吧!少年,以科学之笔,书就史话!

——1917雷昀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