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致趣科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宜昌市第一中学 站长:XZY 校长信箱:ycyz0001@126.com 书记信箱:50411699@qq.com
鄂ICP备11018617号-1
2020-11-23 14:45:36
清泉涌动的四合院里,鱼儿在水中嬉戏,鸟语如歌。红墙黛瓦,层层叠院,不时传出琅琅读书声,有着“天地人和”的尚学氛围。
这里是宜昌市第一中学的标志性建筑——墨池书院,院内典藏着4000多册明清时期的古籍。镶嵌在墨池书院大门两侧的“仁义礼智信明德止於至善,学问思辨行广业始乎惟勤”楹联,分别取材于“五常”、《大学》《中庸》《尚书》,展现了这座百年老校的古韵气质。
校园以墨池文化为核心,以“两轴一中心”组织各节点与核心空间,结合墨池书院、食堂和生态后山花园的发散性布置,使建筑与山水交融共生出和谐景象。校园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态区、生活区4大功能区块,包括4栋学生宿舍、3栋教学楼、3栋实验楼,还有学生食堂、图书信息中心、体育艺术中心等。
“新校区分区更合理,功能更齐全”。在市一中工作了37年的郭永寿,是目前在校老师中“校龄”最长的老师之一,他全程参与新校区筹备和建设工作,谈起学校搬迁,感慨良多,“不仅仅是70多亩到324亩的变化。”
市一中是宜昌第一所官办中学,发轫于明弘治年间为纪念晋代文学家郭璞而建的墨池书屋,位于西陵二路的旧址是1953年所建,校舍面积和办学规模不能满足优质教育的需要,于是,学校开始谋划扩建新校区。
经过了前期报告、批复、选址等,位于点军巴王店的新校区在2015年5月正式施工,2016年建设基本完工,2017年9月,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刚刚搬到点军,郭永寿和很多老师一样,因为交通不便而犯难,遇到极寒天气,路桥结冰,上下班需要格外小心。一些家长和学生,也因为接送不方便而颇有微词。
为了解决实际困难,学校开通了接送学生的专线车,租用了接送老师的通勤车,也申请了公交线路,如今,每晚都有3辆专线车接送学生。
现如今的校园,校舍总建筑面积8.36万平方米,招生规模从以前的800人增加至3500人,现有的教学楼和实验楼,能满足新高考“走班制”的需要,还有专门的生涯规划、心理咨询、音乐放松、团体活动室等。
招生规模的扩大,背后是全市高中教育结构性改革。市一中和原二十一中合并、夷陵中学和原十三中合并,打破原城区10所高中“省级、市级示范和一般高中”等级界限,按“优质+特色”功能重新定位,整合组建3所综合高中、3所特色高中,形成全市普通高中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格局。
“还记得校园内小池流水,翠树叠映,蛙声起伏,伴随我们度过一个个早晚自习……”现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大二学生曹旭晨,回忆起母校的点点滴滴,“新校区的智能演播厅,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多媒体设备,让我对新闻传媒产生了兴趣。”曹旭晨说,这里是他梦开始的地方,弦歌永续,继往开来,母校一定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