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一中

阳光德育
首页 >> 青春墨池 >> 阳光德育

《新春第一课》优秀心得评选结果

2021-03-08 09:36:06

31日,我校精心组织了《新春第一课》教育活动,以饱满的奋斗精神开启教育新征程。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后纷纷写下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在众多心得体会中评选出来一些优秀学习心得,他们是:

2003班姚雅端

2009班丁维健

2012班万雨娟

2019班王宜飞

1910 班张菲桐

1917班高国妍

优秀心得欣赏:

   《以吾少年意气,为万世开太平》

阳光的流苏窸窣飘拂,沃土的气味四处流荡。眼底流光重新从碧波升起,大地的芬芳在雨水中四处流溢,腰肢是流水,岸堤纤柳为衣,万物是伊始。伊始在这里是动词,是春光乍泄的泄,是冬雪消融的融,是山野热烈火红一片炸裂的那一刻。

    不曾想,一年前的今日,疫情的灰色阴影还笼罩着整个宜昌,整个世界,还有我们每个人的心。那时的我坐在宽大的电脑荧幕前,拥有着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在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同学们的线上陪伴与家人们的悉心照料下,网课学习生活就这样有序地进行着。而在湖北的其他地方,与我年纪相仿的孩子们却没有这样幸运。

武汉的初一女生邓舞悠扬寒假回到了宜昌的深山老家过年,受疫情影响,她暂时没有办法回到武汉,学校通知网上开课,可是大山深处网络信号不稳定,爷爷拿着手机四处测试,终于在山坡上找到了一个信号稳定点。于是老人家利用油布和竹竿搭起了一个简易版的教室。可想,在寒风的肆虐下,山间树林的叶片被吹的簌簌作响,邓同学却只专注于眼前的电子屏幕,追随着老师的步伐,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直播中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莫过于一个都不落下。我市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由教师、村干部、网络运营商等社会各界组成了护学小分队,打响了“1%保卫战。他们风雨日夜,披星戴月,走进深山中每一个宜昌学子的家;他们为孩子们提供一年期的免费宽带服务,搭建临时网络线路,宽带免费提速扩容;护学小分队带着崭新的课本教案为完全无法使用网络和电视学习的学生提供最有力的帮助。这无一不体现着教育部门及广大教师们不落一人的承诺。

网络教学的百分百覆盖率不仅得益于各级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更是因为党对初心与使命的坚守,带领着人民大踏步赶上新时代。20201123日,贵州省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至此,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把热血洒在扶贫的前线,把最美丽的背影永远留给了世界。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正是这一个个奔走在第一线的共产党员们用行动诠释党的意志与使命,用生命托起扶贫的高架桥;这一个个看似平凡却又最不平凡的人们创造了伟大。

2020年如期达到十三五规划的愿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一个都不落下!”习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说到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是啊,我们该珍惜当下,敬畏生命,热爱自然,追求真理。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辈必是担负使命的强大中坚力量!从这个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春天开始,让我们与梦想齐飞,与时代共进,以吾少年之气,为万世开太平!

 ——2003班姚雅端

 

《珍视过往,砥砺前行》

    蒙蒙春雨浇熄了寒冬的凛冽,迎着农历2021年的脚步,我们在这个酝酿生命的时节开始新的学期。过去的2020年,疫情、危机,挑战接踵而至,但它已过去,留下的不论仓徨或狼藉,辉煌或荣誉,都值得我们珍视、砥砺。

值得我们珍视的,是身先士卒的勇气、是舍生忘死的魄力。收看着《新春第一课》,我的心绪仿佛被拉回到了去年疫情肆虐的时期。昔日繁华的城市不再灯红酒绿,往年热闹的春节也没有了锣鼓喧天的场景。当人们的快节奏生活中止,另一群人却开始了无休止的工作。他们是医生,是社区工作者,是快递员。有多少人在团聚的夜晚离开家人,主动请缨,又有多少人穿行于街道,不怕被病毒袭扰。他们用行动沉淀了伟大的抗疫精神,用坚守凝聚灿烂的奉献诗篇。

值得我们珍视的,是敢想敢做的态度,是坚定不移的干劲。十天时间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半年光景,新冠疫苗研发完毕。疫情的挑战,又一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实力,从基层工作者到科研专家,无一不在为防疫出点子,找主意。从疫情初期的口罩紧缺到如今的产能过亿,凭借的是大胆的工艺改进,是严格的市场监管,更有坚实的制度体系。中国的强大之处,怎么也数不清。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坚定地前行。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疫情给中国带来挑战,却催生出全国上下蓬勃的干劲。作为平凡的我们,更要在这个时代迈开奋斗的脚步,砥砺前行。

砥砺前行,要高举可持续发展大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生在长江边上的我们,这江绿水所蕴藏的一切,都是稀世珍宝。作为学生,我们要把环境保护贯彻到日常的一举一动中。不吝惜任何一次弯腰、伸手,更不挥霍任何一方净土,任何一汪清泉。

砥砺前行,要勇担社会发展重任。青年的我们,正是学习知识,增强能力之时,我们的努力所联系的,不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是社会、国家的发展,是民族复兴的伟业,是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并以此为动力站稳脚跟,擘画未来,扎实学习,勇于探索,用责任感与使命感跟惰性作斗争。

2021年的到来,并不代表着困难的结束,新的挑战与机遇将接踵而至,我们当珍视过往,砥砺前行。平凡筑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让我们再一次书写中华民族的伟大诗篇。

——2009班丁维健

 

《国家兴盛人有责,少年当奋发》

冬去春来,又是新的一年。回想2020年的春节,各个岗位上的人们为幸福生活奋勇前行,付出巨大牺牲,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更要奋发图强,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

习主席说:在这场战役中,体现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无数医疗工作者、社区工作者把自己的汗水、泪水挥散在抗疫的战场上,用生命守护生命;福建省276名志愿者来宜昌支援,留下宜建钟情,福陵相伴的佳话;科研人员没日没夜的工作,成功研制出疫苗……他们努力张开双翅,保护羽翼后的国家。在羽翼下的卵中,有一颗便是我们青少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力量,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呢?但时间的长河一流到,我们就可以接过前人的职位,呐喊着成为新的顶梁柱。

未来不可预期,现在更是要奋发向上。为了成为顶梁柱,我们青少年要做什么呢?十岁的程至诚告诉了我们。他的父母都奔赴抗疫一线,他独自一人留在家中。即使家中只剩下自己和孤零零的影子,他也不因此颓废。每次上课,他都端端正正地坐在平板前面,认认真真听老师上课。也许当下课后,万籁俱寂,孤寂感会充斥整个屋子,但他仍专心致志地完成作业。实在太无聊了,他会和自己的小乌龟谈谈话,解解闷。古人解闷要靠饮酒,今人只需要一个小乌龟,多么巨大的进步啊。这就是我们青少年要学会的:耐住寂寞。

程同学现在已当选为孝心少年,这是他在这场疫情磨炼出的好成绩之一。独自在家中程同学失去了依靠。鞋子脏了,自己刷;衣服破了,自己补;肚子饿了,自己做饭。从小我们就接受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穿上自己刷的鞋,披着自己补的衣服,吃口自己做的饭,多少快乐和满足荡漾在小程心中啊!不依赖他人,靠自己做成,这就是我们青少年要学会的:独立自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未来充满无限挑战与精彩,正等我们青少年前去迎接。奋发向上吧!未知的世界正等着我们去支起。国家兴盛人有责,少年当奋发!

——2012班万雨娟

 

《肩负历史使命,追逐中国梦想》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用众志成城书写了抗疫史诗。当我在《新春第一课》中再次回顾那些感人至深的瞬间时,思如泉涌。

面对疫情,前方有英勇无畏的白衣天使。钟南山院士深夜亲赴武汉,他在列车上闭眼休息的照片打动无数人。这一年我们全国团结抗疫,军医出动,援鄂医疗队从四面八方赶来驰援湖北。许许多多人主动请缨,奔赴抗击疫情的一线。

后方有挺身而出的小红帽。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在疫情期间主动服务,用温暖抗击疫情。快递员汪勇为帮助医护人员,新年第一天连续送30名医护人员回家,并组织志愿队,让医护人员没有后顾之忧。

2020,我们不仅打赢了抗疫保卫战,而且夺取了全面脱贫的胜利,是2020年唯一一个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基层干部的努力。重庆市当代愚公毛相林带领村民凿出一条绝壁天路,培育出三色经济,用坚持与智慧奔小康。

在这一年里,涌现出许多青年英雄,他们在2020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9000后已经成为抗疫团队中的主力军,看着他们一张张被口罩勒红的脸,一个个在防护服下露出的灿烂微笑,不禁流下感动的泪水。这就是青年人!

新的2021年,我们年轻一代又该如何去做呢?

2021,我们当发扬孺子牛精神。对党来说,孺子牛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对我们年轻人来说,发扬孺子牛精神指的是怀揣一颗赤子之心,一颗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鲜红的心。有了这颗心,我们年轻人就能学会关心他人,积极向上。有了这颗心,我们年轻人就能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发;有了这颗心,我们年轻人怎么会不为国家尽可能地贡献力量呢?

2021,我们当发扬拓荒牛精神。年轻人,要敢于创新,敢为人先,走在时代的前列。科教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尽管中国正在蓬勃发展,但仍有被人卡脖子的领域。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要靠我们青年人去创新。不要质疑自己,也许明天的你就是下一个国之重器的总设计师。我们现在应该尽可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在未来成为打破尴尬局面的人,成为国家的骄傲!

2021,我们当发扬老黄牛精神。成功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取得的,纸上谈兵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年轻人要学会吃苦,要能吃苦。试问自己我能不能不打折扣的完成每一件事?”“我能不能做到更好?”“我真的不能再坚持了吗?我们要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实干家精神,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追逐个人理想,追逐中国梦想。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时代的重任肩负在我们身上,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2021,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让我们年轻一代铆足牛劲,肩负起历史使命,向中国梦迈进!

——2019王宜飞

 

《共担风雨,不作壑邻》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每个国家、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而中国,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无数负重逆行的医护人员的保护下,在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民的配合与支持下,最先控制住了疫情。与此同时,国外的疫情却是愈演愈烈,中国政府在维护国内抗疫成果的同时,向世界多个国家派出医疗队或支援抗疫物资,赢得了很高的国际赞誉。

古人有云,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这一说法在当今社会还适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2003年我国遭受非典疫情,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2008年汶川大地震,同样有很多国家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尤其是意大利,12年前,意大利第一时间援助中国,12年后,中国怀着感恩的心,第一批支援意大利;还有日本,作为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居,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伴着成吨成吨的救援物资,带给我们无数的感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以德报德一直是我们的美好传统。

当然,我们并不仅仅只援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国家,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就是对中国行动最好的诠释。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已成为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早在1976年,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详细分析了生存策略:最好的群体生存策略,是全员为善;最好的个人生存策略,是坚持为善。只有在试图通过惩罚改变别人的恶的时候才为恶——只要对方改变了,就依旧为善。公共卫生安全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是中国领导人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发出的铿锵之语!的确,唯有与他国为善,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战胜病毒,共享康宁。一言以蔽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积贫积弱,饱受苦难,直到新中国成立,进而改革开放,中国在世界上才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此次疫情期间,中国及时与世界分享有关病毒的科研成果,分享防控治疗方案,在以德报德和帮助他国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国际形象;我们所展示出来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也再一次证明了中国近年来飞速提高的实力。然而这期间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污蔑我们把疫情变成了财源,或者担心我们用防疫物资换取地缘政治的好处,等等。事实上,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一直以来追求的是国富民强,世界和平,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重道义,肯奉献,有担当。

   经历此番风雨,愿我们同世界人民一起共担风雨,不作壑邻,共创美好未来。

 ——  1910班张菲桐

  

《奉身赴国情,责在我少年》

曹植曾慷慨壮言:捐身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张载也曾表露心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屈原亦有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誓言载于青史。历史种种,皆成你我当今在面临家国困境之时不竭的精神源泉。

开学第一课回溯了过去一年里我们在举国抗疫中的点点滴滴,一帧一幕都记载着人们与病毒在殊死较量中的顽强不屈,迸发出一种不灭的信念与勇气。在观看时我们仍能回忆起当初的紧张与心悸,当然,亦有生生不息的希望与坚定。

习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在观看之余不由得顿生一种身为青年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惑。我们在病毒面前,除了胜利,别无选样,当下是医者冲锋在前,而当时光飞逝,几十年后,又由谁来护国泰民安?答案是我们。我们都心有一腔热血,现在共坐在一间教室,汲取知识的营养,只为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祖国的栋梁。

以吾辈青春,守护盛世中华”,这是从开学第一课中的少年身上读出的信念。我们都一样,背负着国家的未来,在成就自身与家国的路上奋勇而前,拼尽全力。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只有我们青年自强不息,各尽其才,才能与祖国的强大同频共振。新学期的开端,新学期的第一课,我们从其中学到抗疫精神中尊重科学的重要作用,也必将在学习生活中砥砺前行,让青春光华点滴汇聚,铸就国之辉煌!

—— 1917班高国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