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一中

阳光德育
首页 >> 青春墨池 >> 阳光德育

【国旗下讲话】弘扬屈原文化,传承求索精神

2022-02-21 10:58:29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弘扬屈原文化,传承求索精神”。

当我们将目光落在一中校园的雕像上,其中一座,正是屈原。他出生在宜昌,一方水土,养育了屈原,也成就了“求索”精神。

在历史的烟尘里眺望,纵使屈原怀抱浪漫之情,好比掠云长鹤,响遏层云而上;然而,现实的残忍却无情地将他拽回这人世间。因为映入他迥烁双眼中的,是烽火硝烟,黎明苍生叫苦不迭。朝堂之上,深宫之中,张仪蛊惑,郑袖馋馅,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懂得,他要求索,他要按剑踱步在滔滔江水之畔,他要让两袖清风吹散已经泛白的髯发,他要用攥紧的拳,砸向这无理的世道,在浑浊不堪的天地间砸开一条清明大道,一条造福楚民的幸福之路。

是的,求索精神就是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执着和勇敢。江湖之大,眉眼里盈满坚毅,朝着心里的方向走去。

转眼间,千年已逝,联系我们的时代,某种程度上,这种“求索”精神就是改革创新的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民族危亡之际,毛泽东在艰难险阻中找寻治国方案,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国家建设之时,于敏在重重困难中探索氢弹理论,怀抱家国情怀,铸就大国力量;更有当今青年,顶天立地,笃行不怠。作为一个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强的时代,我们要进一步将发展同这颗伟大而高贵的灵魂结合起来,从屈原的家国情怀与求索精神中汲取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持续用这样的改革勇气与担当,不断塑造我们的改革品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造出更多引领历史潮流的中国经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建立在家国情怀之上的改革创新精神都是一个国家不熄的发展引擎。

2012年8月21日,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8届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阐述了屈原的“求索”精神,赞叹其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他说,早在23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就发出了著名的“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具体到我们青年学生,我们每个人也要学会从屈原身上寻找精神之“钙”,不辜负这个热气腾腾的时代。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和挑战,但我们应在求索中凝聚力量,从实践中积攒温暖,也许路途遥远漫长,辗转几多苦辛,我们仍应将自己的诗和远方与时代大任联系起来。我们都是《离骚》与《九歌》养育的后人,理应对这片土地、河山,对我们安身立命的城市,对养育我们的国家,怀抱更充盈更深沉的情感——纪念屈原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这种精神在我们的血脉里代代相传。

不坠青云之志,不负时代之托。屈原的风骨,屈原的秉性,屈原的血脉早已渗入宜昌的灵魂,让我们用初心点燃信念的灯塔,向着真理的方向探索、航行、矢志不渝。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