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一中

校园时讯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时讯

【转载】屈定国 | 范兮 范漪

2022-07-06 13:00:55

那天,去付全新校长的办公室,已经是开学一个多月之后。时值仲秋,天气怪怪的,有点闷热。他怕空调,一把黑色的落地扇左右摇摆不停,呼啦啦地拂来一阵阵轻风。他坐在旋转椅上,头有点僵硬,腰有点别扭。时不时地直直腰、摇摇头。我以为是我的造访,乱了他正常的秩序,他却说,这样的坐立不安已经很久了,习以为常。

他在这里陪伴与坚守,已经9年了,迎来一茬又一茬的新生,送走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每年新生的入学典礼,他都要亲自致辞,每到毕业生散学,再忙也不忘到现场告别。他的演讲,孩子们爱听。他“三讲三不讲”,曾经讲过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没有新意的不讲,他讲历史、讲当下、讲未来。每次演讲,都激荡人心,给人以精神的鼓舞,智慧的启迪。他结合时政,抓住关心的热点,释疑解惑,凝聚共识,孩子的眼,直勾勾的,听得津津有味。他讲话跟他打篮球一样,总是那样有爆发力,激情四射,光芒耀人。他引经据典,恰如其分;借喻拟人,手法独特;长短句结合,声音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字字珠玑,催人奋进,圈粉无数。

他成果累累、资格也明摆着了。再过两年就是耳顺之年,按一般人的规律,现在就完全可以静下来休养生息。他说,可毕竟还担负校长这个职务呀。

 因为腰椎颈椎问题,他坐卧不宁,时常被疼痛折磨得睡不着觉。我劝他向上面提出申请,卸下肩上的担子,提前退下来治病养身子。他说,组织上没有批呀。既然组织上不让退,那只得坚守,站好最后一班岗,从教那么多年,他一直是这样儿。

坚守,从他嘴里流露出来,表面上云淡风轻,实则是千钧雷霆。坚守就是陪伴、是一颗赤诚丹心从心底迸发而出的强烈责任。按理,凭他的年龄和资历,完全可以安排其他人去冲锋陷阵,他可以撒开手,每天借助理疗呀什么的,遥控管理学校的一切,自己轻松轻松一下,甚至回到家里含饴弄孙,没必要用一根锁链,把自己锁得那么严紧。可他没有这样做,他说,在这里多呆一天,多守候一小时,跟老师们一起陪伴,就可以多考几个孩子,心里踏实呀!这跟种庄稼一个样儿,在场或不在场,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是他从心底发出的肺腑之言。

当时,说这句话时,我还不在意,直到今年高考放榜,我才明白他陪伴的深刻内涵。于是,我对这个高我一届化学班的同学产生深深的敬畏。

我们虽然是宜昌教育学院的校友,那时,对他了解得非常少。他高我一届,化学班,我低一个年级,中文班。他个头高大,英俊魁梧,是学生会的干部,集体活动时,众目睽睽地望着他。他把篮球玩转得十分利索,运球,传球,接球,防守,带球起步,步步生风,他穿过重重阻拦,投篮,一投一个中。我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自叹不如,羡慕至极。毕业后,天各一方,但偶有交往。特别是他从当阳一中调到夷陵中学,我从枝江县委宣传部调到报社之后,彼此的接触就更多了一些。调入城区,舞台宽阔高远,他在校园施展拳脚,教学管理两不误,引来众多人的交口称赞,夷陵大地上冉冉升起了一颗新星。

今年高考放榜那天,同学刘立志一早从武汉传来一张红彤彤的喜报:宜昌一中喜获文理双状元。物理方向,吴悦天700分,全省第二;历史方向:范漪,650分,宜昌第一,全省第五。

刘立志跟我是同班同学,他跟付全新同学一直交往甚密。无疑,这是分享付全新同学坚守陪伴的喜悦。

教育界虽然淡化对状元的渲染,但社会上还是看好这两个字。

我从中领悟到,陪伴是多么的重要呀!

青少年的学习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夯实基础,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通往“象牙之塔”最后的冲刺,在这个关键时刻,校长的坚守与陪伴,无疑给孩子巨大的精神动力,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校长站在身旁,信心倍增,铆足劲头,纵身一跃。

万丈高楼平地起,孩子的成长是环环相扣的,无论是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哪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在一环扣一环链接中,家长的陪伴须臾不可离开。

范漪的高考成功,是他父母陪伴的结果。范漪的祖父祖母是普通工人,父母是平常人,靠开一家药店为生。父亲大专文化程度,母亲高中毕业。他们觉得自己没把书读好,就把希望寄托在范漪的身上,当然这也是大多数父母把功成名就转移到下一代身上的基本想法。于是,夫妻俩从小就给范漪立下了一个规矩,培养她的习惯。范漪在省化上了三年的幼儿园,厂子弟学校读过一年级,子弟学校拆销转入地方后,范漪也转到地方。挨家近的那所地方学校在规划中被拆除,她又被转入另一所小学。父亲范永华感觉到这样漂泊下去,对孩子不利,怕是根据不稳,干脆一咬牙,省吃俭用,把她送到枝江最好的民办学校。范漪,从小学五年级起,就读于枝江英杰学校,直到读完初中。在这里她得到了老师的关怀与陪伴,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宜昌市一中。

高考放榜后,媒体播放了吴悦天和范漪在宜昌市一中校园内短暂的表达,他们感恩母校的栽培,老师的陪伴。同时也透露了未来的理想,吴悦天想报考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范漪欲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个女孩想进入那么枯燥幽深的领域,去与那些古人对话,让人刮目相看。

还是回到宜昌一中付全新那段关于陪伴的话题上来。每一个阶段的陪伴,都是孩子奋力向上的动力。付全新校长陪伴在孩子们的最后冲刺阶段,他是那样的执着,忍痛抚爱,硬撑在那把转椅中,真是大爱无疆呀。范永华夫妇18年的陪伴,删除了个人的许多爱好,尽了父母的责任,实在是可圈可点呀。这世上,没有哪一项成功不是经过艰辛付出而获得的。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成功就得先发疯。

放榜的当天晚上,我和英杰教育集团的董事长吴于宽先生一起在餐谋龙虾加工厂吃虾,他很高兴地转发给我一个视频。范漪和她的父亲站在枝江英杰学校初中部的门前,她感慨万千。她在这里一共读了五年书,现在她考出的状元,离不开这里老师的陪伴。进入英杰学校后,她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她在这里对诗词歌赋产生了兴趣,她十分感念这里的一草一木。是英杰为她的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希望师弟师妹,珍惜在英杰的学习机会,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初中是范漪奠定学习基础最重要的三年,在这三年里,班主任吴丹娅等老师也是她成长路上的陪伴人。这三年,范漪当了三年的班长,学习成绩一直冲在前。每当遇到挫折,吴老师像妈妈一样耐心开导,扬起她生活学习的风帆。特别是每日一诗词的背诵,给她注入了更多的平平仄仄。

去年,宜昌英杰学校高中的女学生陈路的专业分数达到清华大学的录取线,全省第二。我在跟高中的校长董玉荣交流时,她说:陪伴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孩子来说,父亲的陪伴,母亲的情绪,影响孩子的一生。她的这番话语,深深扎在我的脑子里,时常荡起心灵的涟漪。

范漪今年考了宜昌市的文科状元,她高中的班主任江山老师给她的评语是:“巧手绘丹青,出口泛涟漪,平雅似泰山,化日比范子。”

范漪,范兮,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中的一朵小小浪花,这浪花汇聚在一起,兴许能拍打出滚滚的潮流。当我停止键盘的敲击,轻松地舒展一口气的时候,付全新校长的那句话又在耳边回响:多一天的坚守,多一刻的陪伴,就可以多考几个孩子。           

作者简介:  屈定国,湖北宜昌市散文学会副会长。曾从“闻”,今从“文”。编辑出版《味道宜昌》《根在乡下》等文集,作品散见于期刊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