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一中

校园时讯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时讯

宜昌市一中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之校友代表王浩华教授的发言稿

2023-09-05 17:44:30

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首先感谢蔡校长的邀请,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宜昌市一中2023年开学典礼,在这里与各位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于1992至1995年在宜昌市一中就读,当时学校还在旧址西陵二路上。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离开母校已经28年了。这些年来,我在异地辗转万里求学工作,为自己的物理科学梦想不懈奋斗。我先后在南开大学获得物理学士学位,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获得物理博士学位,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继续物理博士后的研究。如今,作为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我在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从事着国际前沿的量子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团队通过长期的努力奋斗取得了一点科研成果。近两年我作为致公党浙江省委会科技界的一名代表,利用自己的物理学专长为地方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建言献策。我作为一名平凡的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成绩中,母校的培育功不可没。可以说,母校宜昌市一中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我也深信,宜昌市一中必将是各位学弟、学妹们梦想启航的港湾。一次成功的启航,需要有合适的定位、明确的目标、缜密的计划、积极的心态、务实的举措和不懈的努力等多方面要素的统筹结合。相对于人生的漫漫长路,三年高中时光是短暂的,节奏紧凑且历程辛苦。虽然我不提倡这一说法,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三年苦读需为金榜题名那一刻。因此,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抓住眼前的时光,要有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在此我分享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故事,探讨一下高中生应有的心态与精神面貌,与大家共勉。

来到宜昌市一中,要抱有一份谦逊自勉的心态,对自我合理定位,学会学习自律,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文脉千年,学在一中。宜昌市一中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中。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结交到良师益友。一中的校园里,不缺少才华和激情,因为这里汇聚了宜昌最具朝气的学生;一中的校园里,也不缺少睿智和严谨,因为这里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园丁工匠。因此能够进入宜昌市一中学习,你可能会理解为是一份荣耀,暂时赢在了起跑线上。诸位学弟、学妹们可能已经腻烦了老师的告诫,诸如“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但是在这里我想说老师们说的都是真的。在一中,你面对的是宜昌市的优秀学子,到大学你将面对全中国的竞争,而出国后你将碰撞异域的灵感火花,因此竞争时时刻刻存在。我深刻的记得,我进入高一时是有优越感的,在刚进校的物理摸底考试中数一数二,因而产生了懈怠情绪,可能觉得自己天赋足够,多分一点时间玩耍也没有关系。结果一年级末排名下滑严重,我没有退步,只是别人进步地更明显。我非常感谢鲁兴乐、高润兴等恩师们,他们逼迫我从迷途返航,敦促我将绝大部分的时间专注于学习,在学习中做到谦逊、自勉和自律。说实话,这样的过程确实让我缺失了一些学生阶段所应有的乐趣,比如我对电子游戏完全不感冒、也不太愿意沉浸于虚幻世界中。但多年后当我回首往事时,我发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高中这一人生启航阶段缺失的一点乐趣,让我获得了更多职业生涯中的乐趣,我常说我的工作就是我的兴趣所在,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和谐。学习上的谦逊自勉和自律,让我在大学阶段即使入校领先也依然保持了旺盛的学习斗志,连续多年获得校一等奖学金等荣誉;在国外留学阶段面对强大竞争时没有惧意,坦然处之;让我带领团队在科研工作遇到挫折时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锲而不舍攻坚克难,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

高中阶段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它不仅可以帮助你们获得知识为进入大学或职业生涯做准备,还能培养你们的自控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因此,进入宜昌市一中学习,不是荣耀,不是终点,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启航,更是你们的一份压力,一份使命。宜昌市一中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资源,为你们获得知识提供了保障。但是你们自己才能产生发展的内生动力,培养锲而不舍的斗志,养成良好的品质,将会使你们受益终生。

学弟、学妹们,你们生逢其时,将承担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祖国正在发展、强大。在我读书的年代,我常用周总理的语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勉励自己。我在国外留学十年,其后回国从事科研十余年,我二十多年的亲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华已经崛起,而你们将是为中华之更加强盛而学习。

“尊贤、励志、崇实、求新”。各位学弟、学妹们, 希望你们能够在宜昌一中度过艰辛与快乐并存的三年,谦逊自勉,学习自律,培养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成就出彩的高中生涯!愿你们能够在未来成就自己的事业,成为国家和民族可依靠的人!

最后请允许我用我的专业术语来结束发言,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与学弟、学妹们在课堂上探讨量子奥秘。量子力学最重要的贡献是让我们理解微观世界,理解原子分子的行为。各位学弟、学妹们可以比作一个个的原子,平时处于自己的基态,稳定但缺乏活性,也互不相干。我们的老师们则是操控原子活性的高手,通过一缕缕精心设计的激光脉冲赋予各个原子能量,实现原子的激发、共振,原子间相互纠缠才能发挥更大的效力,才能辐射出有效的光和热服务社会。一中的领导、老师还有我们所有的校友们构成一个大集体,这里由衷地祝愿我们的母校宜昌市一中这个大集体能够永远光彩耀眼!

 

2023年9月4日于宜昌市一中校园

王浩华教授,现任浙江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致公党浙江省委会常委。1999年南开大学物理学学士,2006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后在被誉为公立常春藤的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做博士后研究,2010年回国任浙江大学教授,2012年获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和基金委优秀青年项目支持,2017年获基金委杰出青年项目支持,2019年获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22年获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科学探索奖”资助。主要从事超导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实验研究,率领团队发布莫干、天目两款超导量子芯片,国际上首次制备了十和二十超导比特纠缠,在自然和科学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