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一中

校园时讯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时讯

喜报!我校沈满弟老师荣获宜昌市“十佳师德标兵”称号

2023-09-08 15:43:49

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宜昌市教育局经层层推荐评选、公示及党组研究,授予李兵等10人宜昌市“十佳师德标兵”称号,李雪峰等100人宜昌市“师德标兵”称号,韩芳等21人宜昌市“优秀支教老师”称号,其中,我校沈满弟老师荣获宜昌市“十佳师德标兵”称号。

沈满弟老师(右一)在颁奖现场

沈满弟老师获奖证书


争做学生需要、家长满意、同事信任的的“大先生”

――宜昌一中沈满弟老师先进事迹记略

从参加工作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其中2015-2021年连续七年担任高三班主任并承担双班生物教学工作,每年都超工作量的他,始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像一头老黄牛,默默耕耘,任劳任怨,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优良的业务能力赢得了家长、学生、同事们和家人的一致认可。近五年来,他先后荣获“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宜昌一中名师”“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等称号,他就是宜昌一中沈满弟。

今年是沈满弟从教的第20个年头,每当有人问到他从教20年来的最大感受时,他总是谦虚地说:“做教育应该不忘初心,深知自己肩膀上的重任,应该肯定自身的价值,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不断拓宽发展格局。”回首20年的从教之路,沈满弟老师始终保持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虔诚的心,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让学生、同行熏染于他独特的师者魅力而幸福成长。

刚柔并济:“小温暖”里的“大情怀”

栽树养根,育人育心,育人之本,培根铸魂。教师的工作繁冗复杂,沈满弟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胆大心细,刚柔并济,展示师者的人格和魄力,触动学生心灵。

沈满弟长期从事班主任管理工作,敢于直面问题和困难。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从来不跟学校提条件,经常对领导和同事们说的话是“领导肯定有领导的考虑。领导安排什么,我就做什么,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他作为教研组长和兼任备课组长,在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他在网上带领全组老师精心组织几个轮次“新冠疫情”下的线上教学,特别是在2020届的高三班主任和生物教学中,除了每天的集体备课和线上教学,他每天都是早晨准时6:30起床,通过腾讯会议组织班级学生进行晨读,每天通过班级群发送优秀事例供其他同学和家长学习,每天都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视频家访”,一天工作长达12小时,确保了2020年高考4个市状元,且理科三状元并列全省第三名,蔡雨彤、严高伟、舒沛谙以裸分702分并列宜昌市理科第1名、全省第3名,陈佳艺以裸分645分获宜昌市文科状元,文理科上清北达17人,顶尖高分遥居全市第一,全年级学生高考一本(特殊控制线)上线率保持90%以上。 

工作在细节,刚柔在把握,刚柔之间考验的不仅是出色的工作能力,也是求真务实、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作为班主任,他总是尽可能用最多的时间陪伴学生,经常有人调侃说,他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去教室的路上,只要有他在,学生都像是吃了“定心丸”。在近十年,接受过他严管厚爱“特别关照”的学生超过百位,其中记录了他们共同走过的每一步,许多学生在考、保研或参加工作时,都会给他发来报喜的消息。深入了解沈满弟,更能感受到他对孩子们的真情关爱、对教育事业的倾情付出。在2019年高三对于母亲早年出走、父亲突然离世的任同学,不仅完全失去经济来源,又对心理带来极大的创伤。沈满弟老师走访实地了解情况,自己带头并组织家委捐款5万多元,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并确保了大学学费的缴纳,该生因为对沈老师的崇拜和感激,立志报考了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如今已回宜昌任教。作为一名教师,用自己的专业学识带动、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无疑是对教师本人最大的肯定。

用心陪伴:“小细节”里的“大担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潜心育人,厚德载物。沈满弟坚信,“教师唯有潜心立德树人,学生方能终身尊我为师”。每晚十一点的校园里,总有他查寝归来的身影,清晨六点的操场上,总有他陪伴学生跑步的身姿。正是这种陪伴,在连续的七年高三班主任中,成就了2015届学生向慧兰从长阳小山村到南开大学,向慧兰在兰开大学毕业后,给他发来感谢信--“您是我人生最重要的高中阶段的贵人”,同时成就了2015届刘新志清华领军梦、黄开同学的状元梦、;成就了2016届高三10班13位同学上985高校,26名同学上211高校,全部考入一本大学;成就了2018届平行班高三9班陈卓扬的清华梦;成就了2019届高三10班一个平行班600分以上达18人;成就了2020届高三18班、2021届高三15班全部上重点大学,他从事班主任工作18年,坚持在陪伴中示范,在陪伴中树人。他常教育学生:“今天的努力很重要,明天持续地努力更重要!”他激励学生走进大学后,不忘初心、永保积极、持续努力、报效祖国!

他常对学生说:“青春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每天都有新期待,每天都要有新收获。”为帮助学生答好青春这份“惜时卷”,沈满弟润物无声地关爱每一位学生,不遗余力地鼓励和表扬、实实在在地帮扶。特别是每次考试前后,不少学生的情绪波动很大,每年高考前的五月,学生的情绪发泄更是无常。2016年五月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每年高考前都要将未盖章的毕业证发给学生进行核对,但是却缺少了沈老师所带的1309班杨诗琦同学的毕业证,她把这当做是一种“霉运”,预兆着高考肯定考不好,心情非常沮丧。沈老师经过反复思考,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她的“霉运”转成“幸运”,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她的毕业证很快找到了,但沈老师没有直接给她,而是去文印室彩印了一份,告诉她向教育局申请补办了一张,而且原来的毕业证也找到了,她当时顿时绽开了笑容,说她真幸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获得了两张毕业证,沈老师鼓励她高考肯定也很幸运,肯定能考好。自此,她每天早上5:40就起床背英语,学习劲头特别足。最后,杨诗琦同学因为“霉运”转成了“幸运”,以600分的成绩考上了理想大学,全家人都很高兴,她妈妈到处说我们一中的老师真用心,真有智慧,真了不起!

像这样的案例还很多,沈老师总是精心捕捉这些教育契机,他总是说,不要怕学生出现问题,问题经过转化都是教育契机,其实教育都是小事,而教育又都不是小事,把看似一个个小事,都用智慧化解成了学生前进的动力才是一个老师应有的做法,学生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生活热情和学习动力,就会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

深耕精研:“小课堂”里的“大先生”

孜孜不倦,不断追求,专业精深,以己为阶。作为宜昌一中资深名师,深深地热爱着学校,沈满弟用实际行动坚守着“将小我融进大我,在小舞台上演出大戏剧”的职业信条。

作为宜昌市生物学科带头人,他积极参与课堂改革和课堂创新尝试,追求“双有”课堂模式,因为有趣所以有效。每堂课都是风趣幽默,激情满满。新冠疫情对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家校共育和亲子关系的冲击巨大。2019年3月,在疫情稍有好转时,他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学校,在学校演播室带头录制实验教学课和新授课,让学生体验在教室现场上课的身临其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专注力,确保了线上教学的质量,并把这种模式推行到每个学科的每堂课,广受好评。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关爱医护小孩的公益活动,荣获“先进个人”称号。 

从教二十载,他不断学习、创新和改变,逐步精深、丰富的专业学养,受到家长、同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先后荣获2012年省基础教育学会“比教学、访万家”优秀成果一等奖、省市各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15年起多年被聘为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命审题专家,参与2022年省教科院组织的《新教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指南》编审工作,并多次在市高考备考会上作专题报告,2015年10月,在湖北省教育厅主办的“湖北省楚天中小学教师成长卓越工程项目”为全省高中生物教师做《复习课的有效教学》专题报告。他常说教学和教研是一个教师的生命,他一直主张教研兴组、科研兴校,先后主持并结题的国家级、省、校级课题多个,带领全组老师掀起教学教研之风,在他的带领下,生物组多次被评上优秀教研组。他先后担任方志平、闵安娜等十余位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手把手地教给他们,甘当青年教师成长的台阶,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同事们口中最值得信赖的“满弟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拥有大情怀、大境界、大学问、大人格,成为时代的“大先生”是沈满弟老师一生的追求。沈满弟老师以“不断积累学习超越自我,沉淀丰厚学识教书育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其实他就是我们身边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