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一中

校园时讯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时讯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江澎教授来我校指导交流

2024-12-22 14:52:11

12月22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所长唐江澎教授来到宜昌市一中指导交流,学校党委书记谭小红、校长蔡利鹏热情接待,唐江澎教授对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给予高度肯定。

随后,唐江澎教授为我校高三2222班的同学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我校全体语文教师、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高三部分班级同学到现场学习观摩。

唐教授带来的语文课以“任务情境:答问”为主题,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面试招生为模拟场景,来培养学生根据情境任务快速思考并合理表达的能力。

“假如你要参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招生面试,而我就是你们的主考官……我的面试,你只有一分钟的思考时间,三分钟的作答时间。”真实的情景模拟让在场的每一位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在问答环节中,同学们踊跃上台,积极答题。试题内容丰富多样:有对苏格拉底哲学思辨的探讨,有对ChatGPT在现实场景中应用的探讨,有对遇见摔倒老人是否应扶起的道德思考,有对白发院士在高铁上伏案工作的看法,也有对2049年10月某个早晨生活场景的想象……面对这些问题,同学们思想活跃,积极作答。唐教授也对每位同学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点评。现场拆解题目,从问题的分析到答问的方法,教同学们掌握分析问题、瞄准准问题回答、写出关键词、理清思维层次的方法和路径,更教会了同学们在面试中需要注重的交际礼仪。

“唐江澎教授的课既是一节语文课,更是一节思维培养课。”学校党委书记谭小红老师围绕“情景”“思维”“理想”三个关键词,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悟。谭书记认为:唐教授的课以真实的任务情境贯穿整个课堂,并与真实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八个问题指向不同的思维方式,但都要求学生有完整的思维,做完整的、成段的表达,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指向“结构化思维”的思维工具;唐教授的课呈现了“理想”课堂应有的样貌,即尊重真实的生活、尊重真实的学生,在课堂上渗透价值观的教育。谭书记也对在场所有老师提出了恳切的建议:我们既要在课堂上传授学科的方法技巧,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更要注重立德树人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唐教授的这一节课,既是一堂语文课,也是一堂思维训练课,更是一堂人生理想教育课,给同学们带来了新奇的体验和满满的收获。同时也给了广大老师很多启示:叩开情境教学之门、实施情境教学任重道远,仍需不断学习和探索。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把情境教学逐步落实到教学中,才能助推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才能不断开拓教学的新境界。

 

附:学生感想

能有幸参与唐教授主讲的这样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对我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与平日的语文课迥异的是其双向性:以“情境答问”为纽带,这堂课将教师与未来的面试官、学生与未来的面试者这样两组身份相连,在教室和面试现场两个场景中来回转换,给了学生一种独特的学习氛围,以多重视角来检视自己,并学习如何在面试场上妥当地回答。

刚开始时,我坐在座位上,以我的眼光来评判其他同学的表现,并仔细学习唐教授的评语。到后来,我终于按捺不住,决定也一试身手。而实际上场时,在巨大的压力下,我的答问也难免有所疏漏。在唐教授的指点下,我也似乎对语言表达中引发共鸣的方式有了更多的认识。总之,这次讲座既是一次新奇的体验,也是一次难以忘记的学习经历。

——2222班 李宇杰

在应试特点鲜明、备考为主导的现行教学模式中,今天唐教授带来的一节以“面试”为情境的课堂让我收获满满。唐老师在课堂上模拟了八个面试情境,每一个都给我带来了许多崭新的体悟。在参与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回答问题时在“层次清晰”“思维集中”两点上做得还不够好。面试本身是一次自我营销,想在有限时间内自然流畅地展现个人风采,必须在深度思考的前提下辅之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表达。利用“抽屉原理”分条陈述,可以让表达更加明晰。在其他地方很难有机会学习这些与面试相关的重要知识,因而这节课真可谓是“一句顶一万句”!

——2222班 陈雨泽

唐教授的课使我们受益匪浅。对于这节课,我的体悟有三。首先,欲立学先立身。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前要先展现出我们的修养和风度,儒雅得体的举止是重要的加分项。其次,要注重审题。时刻注意题目中的“细节”,比如暗藏的身份信息、包含的特殊时间等。只有看准了题,才能在作答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最后,要注重理想和价值观的塑造。每一道题既是在检验我们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也是在考查我们的价值观。唯有将自身价值与社会要求、时代责任接轨,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2222班 丛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