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致趣科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宜昌市第一中学 站长:XZY 校长信箱:ycyz0001@yeah.net 书记信箱:50411699@qq.com
鄂ICP备11018617号-1
2025-07-14 11:34:44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2307班的杨飞翔,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科技筑梦启未来,创新奋进新高峰”。
《人类简史》一书中写道,“科技是文明的火种,人类社会从无到有的建立实际上也就是人类对科技创新的不断求索的过程。”从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的夹炭墨陶,到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人的天文历法,我们从工业革命的群星闪耀中走来,走到如今这个平均每4.5个小时所产生信息便等同于2000年以前人类社会的信息之和的时代。我们完成了从石器到数字,从蒸汽到量子的文明跃升。而从始至终,科技与创新都是我们链接过往与未来的时空栈道。
科技创新的巨变不仅仅镌刻在历史书上,它还发生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刚才,更是现在。在量子霸权的擂台争夺战中,我国“九章”量子计算机以一分钟完成超一亿年任务总额的速度向世界又一次展现出中国人勇攀高峰的意志与决心。在信息网络的暗流涌动中,华为用近十年的韬光养晦换来了9973亿元的孤注一掷,手握全球5G专利的六分之一。在日本大米俨然成为新奢侈品的时代,袁隆平团队用大胆的创新设想和精妙的培育技艺使盐碱地种田成为现实,创造了海水稻亩产量破千斤的奇迹,再一次刷新了世界对中国农业的认知边界。而这一切都要归结于蚀刻在我们中国人基因序列里天生对科技与创新的探求与渴望。
这些丰功伟绩诚然可以让我们心潮澎湃,油然生出一股想要大刀阔斧地做出一番成绩的使命感。但这种激动和热望往往会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平淡与高远目标的宏伟的差距中,渐渐消磨失色。因此,我想创新精神不仅仅体现在遥远的未来,更可以发生在我们所处的现在。当我们几乎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单元化生活,陷入定势思维的桎梏,自顾自地画地为牢,丧失了对积极求变的追求的时候,不妨让创新精神从一份小小的新鲜感开始生发。就像在我们早餐吃惯了包子花卷之后,尝试用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作为一天的起点,如此或许别有味道;当我们习惯了看到立体几何就不假思索地建系计算时,偶尔换成巧妙灵活的几何法又有何不可;诚如今年广州一模的语文考场,我们仍然能够惊喜地发现,在这个大家早已习惯了对偶类标题,三段式行文的议论文的今天,依旧有人可以满怀热忱,洋洋洒洒地挥笔写就一篇令人读之欣然洒泪的微小说,成为令所有老师都赞不绝口的优秀范文。
创新精神许多时候并不要求我们发明全新的科技产品,突破高精尖学术研究,它往往只是鼓励我们大胆追寻不一样,拥有跳离舒适圈的勇气和信心,即使当他人提出让自己摸不着头脑的创新发明时,就算不出言鼓励,也可以一笑应之;当自己脑海中闪过一个全新设定时,哪怕觉得有些异想天开,也能够不急于全盘否定。
惟有如此,我们的心才能真正与创新一词交汇在一起。从培养一点对新鲜感的追求开始,继而义无反顾地开启一场对科技与创新的永无终点的求索。于是,漫漫四十载,我校1951届校友潘垣院士得以入选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名单,于是,我校不少学子在全国性创新大赛上摘金夺银。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常怀“与积极者同道”的向上求取之心,你我离创新其实并不遥远。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