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一中

校园时讯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时讯

湖北省平安校园为青春护航

2025-07-05 16:28:06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教育焦虑普遍存在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整合多方力量,为学生构筑坚实的心理支持系统,成为基础教育亟待破解的命题。宜昌市一中以积极心理学为引领,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石,前瞻性地探索并系统构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



一、生命教育:厚植心理韧性根基

生命教育是育人根基。健全人格与强大心理韧性是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核心素养。学校长期坚持设立“5·25心理健康日”与“9·25生命教育日”,十余年深耕家校协同育人。家校共情,感知生命温度。春季“生命的温度”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以真实成长故事引发共鸣,亲子拓展活动强化情感联结,在家庭与学校的“共情场域”中播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校社联动,践行生命价值。秋季“生命的责任与担当”实践,巧妙链接社区资源,由家长志愿者带领学生参与社会服务。这超越了传统的课堂说教,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体验付出与担当,将个体的生命意义与社会价值紧密融合,厚植了面向未来的责任意识与抗逆能力。这种持续、深化的校社协同机制,为培育兼具健康心理与公民素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源源动力。

 925 525 生命教育日主题班会

二、家校论坛:搭建专业共育桥梁

宜昌市一中将“家校论坛”打造为破解家庭教育的共有难题、提升家长胜任力的关键平台。家校论坛每学年分学段举办6次,精准聚焦,回应时代关切。紧扣生涯规划、情绪管理、青春期教育等家长高度焦虑的议题。以2024年秋季学期首场论坛为例,学校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漫谈”形式,特邀学生家长代表与专业心理教师坐镇。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孩子叛逆期沟通”与“学业压力疏导”等难题,专家们不仅提供专业解答,更给出具体可行的教育策略。论坛影响力广泛,单场直播即吸引超20000名家长在线参与,印证了其巨大的社会需求和示范效应。

 家校论坛共话成长

三、多元互动:凝聚协同育人合力

协同育人绝非形式互动,而需构建深度互嵌、责任共担的“成长共同体”。为深化家校联系,学校每学期举办两次家长开放日,并开展“教师进社区”活动,由学科名师与心理教师为家长提供咨询辅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10”阳光行动:将传统的班主任负责制升级为“全员育人”体系。每位教师担任10名学生的专属校内导师,全过程、嵌入式跟进学业、心理与生活,并与家长建立高频、常态、基于信任的沟通网络。导师不仅反馈在校表现,更深入理解学生家庭背景与成长脉络。基于此,家校双方围绕学生高中发展目标,共同制定涵盖学业提升、心理建设、兴趣培养的个性化方案。一旦学生出现阶段性困难,教师与家长便及时沟通协作,精准施策,确保对学生成长的全方位、持续性关怀。

家校社深度共建,构筑成长共同体

四、专业平台:强化教育服务支撑

     作为家校社共育的枢纽,“新心家园”平台发挥着关键的专业支撑作用。平台持续为家长开设亲子沟通、家庭教育等公益课程,同时面向外校及社区开展家社活动。据统计,平台已累计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沙龙)150余场,服务家长近万人次。“新心家园”超越了单一学校的服务平台定位,成为撬动区域家庭教育专业化、推动“家校社”教育生态重构的支点。它证明,学校有能力,也应当成为优化区域教育生态的积极力量。

 


专业平台支撑,辐射区域

唯有打破边界、深度协同、专业引领,方能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培育出人格健全、心理韧性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扎实有效的系列举措,宜昌一中以系统思维构建“家校社”育人共同体的创新探索成功地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起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