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一中

阳光德育
首页 >> 青春墨池 >> 阳光德育

【国旗下讲话】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2020-11-10 17:18:03

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大自然的景色或雄伟壮丽,或诗意盎然,在惊艳着人们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蜉蝣一世、枯木逢春等深刻的人生体悟。然而,人们也凭借着科技的力量肆意地宰割自然。当生态平衡被挑战,万物栖息之所骤减,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如何?

2019年,发生了一场令全球人类为之痛惜的澳洲山火。这场大火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迅速蔓延到整个大陆,烧毁了3000多所房屋,导致33人以及30亿动物死亡。而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无休止的索取所引起的气候变暖和干旱。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类的肆意妄为才引来了弥天大祸。

毕淑敏曾说过:“大自然已经这样运行了无数年代,自有它的道理。任意去改变它,反倒是人类的狂妄。”温室效应,沙尘暴,雾霾,水资源匮乏,这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人类要想在自然的摇篮里持续而健康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放下傲慢与狂妄。尊重自然,建设生态文明,修复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这,或许任重道远,但却是我们所有中华儿女应该背负的责任。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五十多年前,塞罕坝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漠,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人毅然来到黄沙漫天的塞罕坝。如今的塞罕坝已是郁郁葱葱的林海,守卫着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三代人耕耘,沙地变林海。荒原成绿洲!这不仅造就了中国高寒沙地生态建设的奇迹,也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也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垃圾分类”—一个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环保行动,相信大家都已经多少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垃圾分类”折射了一个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程度,它不仅是我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还贯彻了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理念。实行垃圾分类,也正是我们一中校园里推行的环保方式。所以,在此,我提出以下倡议:

一.     引领思潮,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青年学子应该提倡简朴生活,反对奢侈之风。当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积极参与环保宣传,做环保志愿者。

二.     从我做起,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

节约纸张、废纸再利用,不乱扔废电池;节约水电,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水龙头和电源;少用一次性物品,在购物时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做到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回收,尽量避免产生有毒垃圾。

.     身体力行,创建绿色模范校园

我们应通过节约校园资源,降低校园能耗,参加绿色校园活动等积极营造环保氛围,培育校园生态文化,使绿色扎根。

一棵树好栽,而一片森林则不易培育。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难在坚持。让我们携起手来,汇聚每一个人的努力,把生态意识贯穿于日常生活到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从我们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一起携手共创绿色未来,期待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