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一中

阳光德育
首页 >> 青春墨池 >> 阳光德育

【国旗下讲话】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共建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2022-11-30 17:10:1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共建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什么是生态文明?我们知道,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让我们反思人与自然的相处理念,从而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变革进行了深刻总结,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同时,也对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思考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法则,谋划着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的发展之道,为我们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11月19日,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宜昌市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这是宜昌启动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以来,获得的首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宜昌依水而建、因水而兴,与水共生、与水共荣,在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较好地尊崇了自然基底和山形水势,较好保存了“一半山水一半城”的风貌。宜昌正着力做优主城、做美滨江、做绿产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独具魅力的滨江公共空间,打造“万里长江最美滨江”。我们广大青少年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勇当开路先锋,投身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火热实践!

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到“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人文理念,再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的朴素自然观,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充盈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智慧。让我们承袭古人“赞天化育生生地,绿水青山待客来”的文明精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投身于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伟大事业中,共同建设一个“山水辉映、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大美宜昌!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撰稿人:2106班 滕小涵

指导教师:黄傲鑫